雲南省政協舉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論壇及對口協商會
  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就“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雲南網訊(記者 詹晶晶 趙樹發 段芃)10月24日,雲南省政協“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論壇及對口協商會在昆明舉行,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圍繞城鎮化、新生代農民工、教育、醫療、就業等多個方面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城鎮化發展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註重提升‘城鎮化質量’也將成為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城鎮化戰略的重中之重。” 雲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範建華說。
  “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是直接關係到統籌城鄉發展和城鄉社會的穩定、城市的發展後勁問題。” 楚雄州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教師、九三學社社員鐘學龍說。
  “下一步雲南繼續推進‘農轉城’應在保持政策穩定性和連續性的基礎上,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實現與新一輪全國戶籍制度改革政策相銜接。” 新華社雲南分社社長徐玉長說。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據昆明市政協副主席陸玉珍介紹,截至2014年6月30日,全省累計轉戶529萬人(其中:2012年轉戶286萬人,2013年轉戶210萬人,2014年轉戶33萬人),全省城鎮戶籍人口達到1288萬人,戶籍城鎮化率從2011年底的16.5%上升到目前的28%,提高了11.5個百分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1年的36.8%上升到2013年的40.48%,提高了3.68個百分點。大幅度縮小了戶籍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助推了城鎮化發展。
  陸玉珍認為,全省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仍存不少困難和問題。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簡單地改革制度或者放開制度就可以解決的。”省政協委員寧升功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需要提高就業創業能力、提升就業層次和就業質量、增加就業機會、產城有效融合的支撐、社會組織機構的創新等關鍵問題發揮協同作用,才有可能徹底解決問題。
  “城鎮化發展已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註重提升‘城鎮化質量’也將成為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城鎮化戰略的重中之重,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之路’必將從城鎮化戰略的價值觀、實現途徑、具體策略等全方位多層次展開。” 雲南省社科聯主席範建華說。
  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目前,我省尚未建立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財政資金掛鉤轉移支付路徑不明晰,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服務成本由中央、省、市、縣財政分擔比例和機制未形成,‘錢從何處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陸玉珍說。
  據陸玉珍介紹,相當部份地區還未建立農轉城人口權益保障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的穩定保障機制,基層政府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足。
  寧升功表示,現在很多城市特別是中小城市已經放開了城市戶籍,甚至出台了不少鼓勵農民進城落戶的政策,但是,許多已經具備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不願意也沒有選擇城市戶籍,主要原因就在於缺乏穩定的就業支撐和配套的公平的社會保障體系,農業轉移人口缺乏長期在城鎮生活的信心,他們寧願選擇目前這種農忙務農,閑時外出務工的“流而不遷”的形式。
  省衛生計生委副主席金桂蘭也認為,與國家近年出台的各項惠農政策相比,目前的農轉城政策吸引力仍然顯得不夠,不能真正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建議在醫療、養老、教育、就業、住房等方面出台更多的優惠政策,整合更多的資源,以吸引更多的群眾。
  相關報道:  (原標題:雲南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37itwg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